恒星币诞生于 2014 年,是基于瑞波币(XRP)开发的加密货币,其运行平台 Stellar 由 Jed McCaleb 和 Joyce Kim 在研究瑞波币系统时所创建。它的目标是搭建一个数字货币与法定货币之间传输的去中心化网关,是用于价值交换的开源协议。恒星币的总量上限为 1000 亿枚,并且每年会增发 1% 。
从技术特性来看,恒星币亮点颇多。它采用的共识机制相较于传统区块链有显著改进,节点资源需求低,却能实现高交易吞吐量,理论上每秒可处理 1000 次交易,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。例如,在跨境支付场景中,传统银行体系往往需要数天时间且手续费高昂,而通过恒星币网络,交易能在短时间内完成,手续费也大幅降低。这种高效性使得恒星币在金融机构之间的支付领域极具竞争力。
恒星币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。其内置的去中心化交易所,允许用户交易任何货币或资产。在实际应用中,企业内部和私人实体之间的小额支付、汇款发送以及移动金融服务和自动货币兑换等都能借助恒星币实现。据金色财经区块链信息,德勒、百汇项目等公司已在业务流程中实施恒星币,这充分展示了其在现实商业场景中的可行性与实用性。
市场表现方面,恒星币价格走势虽有起伏,但在特定时期表现亮眼。如 2025 年 7 月 14 日,比特币突破 12 万美元关口再创历史新高,带动加密货币市场整体上扬,恒星币更是暴涨超 90%。在 5 月 9 日,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缓解预期提振风险资产,比特币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持续拉升,恒星币涨幅一度超过 10% 。这些价格波动与市场整体情绪、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行业重大事件紧密相关。
从市场供需角度分析,在供应端,虽然恒星币每年有 1% 的增发,但总量相对稳定,且其增发机制有独特的分配方式,部分用于激励网络参与者等,有助于生态发展。在需求端,随着恒星币应用场景拓展,越来越多的用户和机构开始关注并使用它,对恒星币的需求逐步增长。例如,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,商家和消费者为了更便捷、低成本地进行跨国交易,可能会选择使用恒星币,从而推动需求上升 。